猎谍者_10 坏坯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 坏坯子 (第1/2页)

    方言马上明白了周云的意思。全书拿出,万一让人抢了怎么办?是签了委托书,但是要是主编截了胡,自已也没有办法。

    又花了半个小时,方言看完了后面的一万五千字。

    越看越兴奋。方言不顾进来的编辑的惊愕的眼神,拿着草稿,直接去敲总编的办公室。

    “进来!”

    方言进去后,马上叫了起来:“三叔,我要发达了。”

    总编瞪了方言一眼:“你也是二十岁的人了!一点稳重都没有。”

    方言将手上的稿子放在总编的桌上。“三叔,你先看稿子,看完后,你就知道我的心情。”

    总编将信将疑地拿起稿子看了起来。这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一口气将两万字看完。

    看完后,总编还不舍得,问:“后面的呢?”

    方言将周云的话转告了。

    总编让方言将周云请了进来。

    “周先生,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可以放心。我们沪海报社是全国第一大报,有信誉的。我现在可以同你签协议,按照千字三元一次性付给你报酬。”

    在民国,一般的报刊的稿费为1──5元。总编给的这个稿酬,没有将周云当着新人去对待。

    方言在边上说话了:“三元低了,最少四元。”

    周云知道方言在帮自已。“我也是这个认为。”

    总编说:“只有在我们报刊上发表过三次以上的文章,并且受欢迎的作家才能拿到千字四元。”

    双方讨价还价起来。最后,确定下来,千字三元五角。下一次,周云再发稿的话,就是千字四元。

    签好了协议书后,沪海报社一次性付给了周云882法币。

    拿到了钱后,周云请方言吃了一餐饭。两人约好,如果周云有新书,一定打电话给方言,方言去周云那里取稿付钱。

    办完了事后,周云没有离开上海,他准备在上海住了三天,游玩一下,再回家乡去。

    第二天,周云起床后,便出了旅馆的门,准备买一份报纸。

    昨天,方言告诉周云,《坏坯子》将在今天的沪海日报上进行连载。让周云买一份看看。

    但是,等到周云来到报刊亭时,发现沪海日报没有了。

    “老板,我买一份沪海日报。”周云说。

    老板说:“我常规订的一百份沪海日报已经卖脱了。我已经向报社追订了一百份,你要的话,一个小时后再来。”

    周云说:“你这昨天的沪海日报都有存货,怎么今天的没有了?”

    老板解释道:“今天的沪海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恐怖探案小说《坏坯子》,让很多的读者喜欢。这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去买来看。就卖断货了。”

    周云心中暗喜!名著果然受欢迎!

    周云看了看表,便去了旁边的一家早餐店,吃了一碗馄饨加一根油条。

    吃完后,掏出烟来,点上抽着。

    这时候,周云看到了报刊亭围着很多的人,想到了一事,便跑了上去。

    该周云幸运,他买到了最后一份报纸。

    报刊亭外,还有不少的人,他们在责怪老板,“知道好卖,为什么不多订几千份?”

    老板的脸皮在抽扯着,平时的销售量在八九十份,今天我可是订了两百份。你让我订几千份,卖不完,我拿出糊墙吗?

    周云拿到报纸后,不看头版,也不看二版,直接看三版。

    这一看,让他吃惊。三版中,除了下面出现了几个小豆腐方格外,都是《坏坯子》。

    在三版的左边框格中,是总编推荐。“一位高层警官被残忍地谋杀在医院里,他的喉管完全被割断,凶手的手段极其残忍。马丁·贝克率队侦办此案,却发现掩藏在警方威严表面下令人震惊的真相。到底警察是这个社会的保护者,还是罪恶之源?凶手一开始固然是为了报复,但最后却不受控制,走向疯狂,开始与整个瑞典警方对抗,把所有警察当成了射击的目标。马丁·贝克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令他差点儿失去性命……”

    随后,周云看到了开头。

    “……这是一个风高夜寒、星月无光的夜晚。

    “戴呢帽的男人绕过屋角,游魂般地走向屋后车道。

    “他拉开黑色汽车的左前门,坐到方向盘后,然后调整刺刀,让刀子靠在自己的右大腿边。

    “接着他发动车子,打开车前灯,上了公路往北驶去……”

    站在报刊亭外,周云一口气将这一万字看完。不仅他在看,左右与后面的人,都在借光看。

    这时,旁边的一个人问:“作者叫云中客。你们知道云中客吗?他还有什么书?我想去找来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