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兴汉_110.咸鱼翻身的徐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0.咸鱼翻身的徐班 (第1/3页)

    有点像后世的杂志,除了这些比较高大上的话题,还有许多娱乐热点、新闻人物。

    比如对的跟踪报道,对几名主要演员的专访,还有大量观众的评价等,很是吸引了大众读者。

    济州岛商业氛围浓厚,有很多商人,所以还有很多商业信息、行业分析类的文章,讨论了目前的行业热点、畅销商品等,是商业司专门撰写的。

    也有一些重要商人的专访,内容主要是对于兴汉军目前的经商环境是否满意,还需要哪些改进,有什么好的建议等。总之商业版块内容很丰富,也是新鲜,很受商人们喜欢。

    人物版块这一期重点推出了目前的热点人物徐班。详细描写了徐班从落魄到高光的苦难旅程,批判了大明人才选拔制度的僵化。

    月刊还以公告的方式向外招募人才,各行各业都有,只要是人才兴汉军都欢迎。各职能部门也公开了自己的人才需求,欢迎有才之士前来应聘。并且明确告知不考核四书五经八股文,只看专业技能,凡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大胆前来试一下,兴汉军负责路费和食宿。

    如此新颖的招贤令让很多人都动心了,吃官家饭一直是华夏人的执念,只是在大明想要混个官身实在太难了,不过能在兴汉军里谋个一官半职也不错啊。

    何况兴汉军也没有要求一定必须是读书人,其他有特殊才能的人家也要啊。没看到徐班还有众多工匠的例子吗?连戏班子都吃官家饭了,真的是荤素不忌,保不住自己也有机会呢?

    大明,特别是江南,那里落魄的文人很多,生活有困难的更是不少,保不住有愿意来济州岛试一下的呢?再怎么说济州岛也是汉人领导的一方势力嘛。所以很多被商人们带去了大明,在大明很是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徐班的事迹,本来只是在小范围传播的,如今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奇遇,很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开始动了去济州岛的心思。

    其实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出的也比较仓促,不过胜在题材新颖,依然瑕不掩瑜。特别是它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平民阶层,通俗易懂,涵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流传性更广。

    比起枯燥的诗书,可读性更强。当然传统的士大夫们肯定对嗤之以鼻,进行了强烈的抵制。所以只能在私底下进行传播,但是受到了下层士人的追捧,总会有人进行小范围的品鉴,犹如观看禁书一般。

    因为的专访,徐班已经成了济州岛的名人,成为了“兴汉梦”的现实代表,对此徐班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感觉一切那么的不可思议。他们都是听说徐班发达了,特意跑到济州岛来投奔他的,当然这也是华夏社会的常态。

    他们来到济州岛后住进了徐班的独栋别墅,好在徐班的别墅面积够大,房间够多,否则还真住不下这么多人。比起在松江的老家,完全是天壤之别。

    从没有见过楼房的徐班亲人们感觉什么都很新鲜,家里不但有专门的人员打扫卫生,还有一个时刻不离徐班左右的贴身护卫。对于徐班这样的特殊人才,这些待遇都是标配,而且都是由兴汉军出钱的,可见鲁若麟对他的重视。

    总之以前那个傻书生真的是发达了。

    徐班现在非常忙碌和充实,仅仅是陪着亲人们在济州城游玩了两天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其中还包括一场鲁若麟对他们的宴请。徐班的亲人们头一次遇到这样的阵仗,感觉很是不真实,要不是鲁若麟一再表示了对徐班的欣赏,他们都要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了。

    自己儿子打小就不怎么受家族重视,长大后因为科举不利,沉迷于奇淫技巧,很是被别人歧视。快三十了连个婆姨都娶不到,人家一听是徐班这个傻书生,那是毫不犹豫的摇头,家人一直在为他以后的生存而担忧。

    徐班的弟弟早已成家,孩子都有四个了,也很是为自己这个大哥头痛。他自己在徐家的商铺里做工,凭着族人的优势,日子过的还算不错,但是也没什么结余。并且因为徐班的原因,他很是受外人的嘲笑,却又无可奈何。

    徐班的两个妹妹也早已出嫁,嫁的也是普通人家,家境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