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天道伪善_第二卷 正传 第十章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正传 第十章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第1/7页)

    翌日刚至清晨,风吟便已经启程上路。昨日夜里和家人解释清楚了之后,他便直接将白月的尸首给抬至了家中,随后由唐铃帮她脱下了寿衣,换了一身她平时常穿的衣服;风衣本也想着去给白月更衣,但唐铃却说是两人还没成婚,这是不成礼节的,便当场把风吟给轰了出来。

    此次的出行,风吟是将白月背在背上的;毕竟他的主要目的在于重塑白月的肉身,因此,他主观的认为直接将白月带在身边或许会更加方便。

    风吟的学识当然不是无所不知而全能全知的,就像在重塑肉身和回魂这一领域,他可谓是典型的“一窍不通”。但是在前些日子的时候,他曾有听人说过前朝的一个状元因为意外身亡,却又被观世音菩萨所赐福,以至起死回生的传说。因此,他现在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去拜一拜观世音菩萨。就算是不知道有没有用,他也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

    “观音菩萨……最可能显灵的地方,应该是前些年刚建的‘观音禅寺’了吧。”走在人海漫漫的大路之上,风吟不禁开始自言自语的说到。

    “不管如何,试试罢……”

    早在贞观二年之时,长安城内便兴建了一座空前巨大的佛寺,名曰“观音禅寺”;初步估计,应该是有自历史以来所建造过的最大的一间观世音寺庙,也正是因此,风吟才会认为这里就是观世音菩萨最可能显灵的地方。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那便是说佛像越大,就会越有灵性;而这偌大的寺庙,佛像自然是不可能被建得很小的。事实上,这个传说的大概原理只是因为佛像越大,就越容易受到佛像主子,也就是佛神本身的关注,从而就会越发容易聆听到来自人们的意愿;这就仿佛是一个名人会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最大的那个雕像上,而在那座雕像之下,他所能表现的也就会变得越多一般。

    去观音禅寺的路途算不上遥远一说,毕竟它其实就在长安城之内。但当今的风吟,怎么说也还背了一个人在身上,所以才难免会更加的容易略感疲惫又些许无力。

    “早知道……就给去问问阎罗王有关死而复生的门道了……”风吟在那一望无边的大道之上缓缓走着,却又忍不住暗暗抱怨着,而此时此刻的时间已经是悄然来到了酉时,夜色已经在将临的边缘跃跃欲试,烛龙也又要抬不起自己的眼皮,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好在,风吟还是在宵禁之前成功的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才刚刚看了一眼,就见一座何其巨大的仿佛关卡一般的大门就静静的屹立在自己的眼前。他抬起了有些疲惫的头来,看向了那大门之上所写着的字,果不其然的,“观音禅寺”;顿时,他马上就像是漏气了的气球一般的松了口气,而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可算是成功的放了下来。

    眼前的这扇大门,若是和风吟在地府时曾有目共睹到的景象相比,完全就可以算得上是别有一番风趣;那一扇大门是连着一圈厚厚的围墙的,而那围墙也并非像地府十阎殿前方的那面墙一样可有可无,而是真的将整个巨大的寺庙都给团团围了起来。围墙的颜色自然也是和地府的黑不溜秋大相径庭,这里的围墙都是红色的,但却看不出是用红砖砌的还是事后用漆刷的;但可以很明显的感知到,整个寺庙氛围和地府之中的十阎殿都有着绝对的天差地别、天冠地屦。

    “大概……就是这里了。”风吟怔怔的站在大门外自言自语了两句,随即他才终于点了点头,迈开大步走向了那寺庙大门。

    才刚刚一走近,风吟便发现了那大门至少有四五米之高,色彩当然也是和围墙如出一辙的红色,门口则是躺着两只纯金色的、类似于狮子的雕像,还在嘴里叼着两个大小相同的金环;看起来懒懒散散的,风吟一时间便觉得这状态可起不到驱魔辟邪的作用。

    再度靠近这寺院的大门几分,于是一个在门旁拿着扫帚四处打扫着的扫地僧便忽然叫住了风吟,“阿弥陀佛。施主,至本寺可是有愿所祈?”

    风吟不禁微微愣了一下,回过头来看向了那个扫地僧,只见那扫地僧穿着一身朴素而无华的僧服,一副炯炯有神却精瘦异常的面孔;只沉思了片刻,便淡淡的回答道:“正是如此。”

    “阿弥陀佛。施主,请。”眼看是上香求愿之人,那扫地僧当即便双手合十起来作了个礼,同时又微微躬下了身来。

    由于风吟此时还背着白月,因此他无法回一个标准的合十礼,便只能腾出右手来,单手立了个掌,以回那个扫地僧的礼去。结果还没等那个扫地僧再说什么,他便直接背着白月朝着寺庙内大步走去了。

    就当前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