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请给爸爸指条明路陈伟国陈浩_第1章 半岁儿子想看世界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半岁儿子想看世界杯 (第1/2页)

    2001年,对于大环境而言,是经济变革、开始腾飞的一年。

    可对于中南省建宁市荷花区的陈伟国来说,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这一年主要发生了两件大事:

    头一件事,因为效益不好,工厂破产倒闭,他从一名车间主任变成了一位下岗工人;

    第二件事,则是他妻子徐爱华在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大出血走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和徐爱华的儿子陈浩保了下来。

    陈伟国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是12月18日,建宁市下起了十年一遇的大雪。

    在赶去医院之前,他还和许多同事到工厂门前抗议示威,赶到医院时大衣口袋里还装着卷起来的横幅。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陈浩时,陈伟国还沉浸在失去爱人的悲伤之中。

    对于这个儿子,陈伟国说不上有多喜欢,总觉得爱人是因为这个孩子死的。

    办完妻子的后事,陈伟国萎靡了好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节过后,他才开始去找工作。

    之前一直吃的是大锅饭,一下子投入到市场的竞争之中,像个明码标价的商品,对于年过而立之年的陈伟国而言有些难以适应。

    于是,换了两份待遇一般的管理工作后,他索性不去找工作了,成天和昔日工厂的同事们聚在一起打牌。

    儿子陈浩一直都是由退了休的老母亲在带,他几乎没有过问。

    去年工厂破产的时候,陈伟国拿到了一笔几万块的买断费。

    不出三个月,陈伟国便将这笔买断费挥霍得差不多了。

    五月。

    仿佛一夜之间,建宁市从冬天进入到夏天。

    儿子陈浩也从一个巴掌大的婴儿,变成了一个健康的胖宝宝。

    而陈伟国储蓄本的存款余额,也从一开始的五位数变成了三位数。

    他心里开始有些慌了,于是重新开始了找工作之路。

    无奈的是,待遇差的工作他瞧不上。自己以前好歹是个国企车间主任,手底下管过几十号人,拉不下这个脸;

    而待遇好的工作,却又瞧不上他。

    五月的最后一天。

    在一家乳制品厂应聘车间主任失败之后,陈伟国灰溜溜回到家中。

    老母亲正在沙发上给儿子陈浩喂牛奶,陈伟国只用手指轻轻蹭了一下儿子的脸蛋,就直接倒在了沙发上。

    “工作的事情谈得怎么样了?”老母亲突然问道。

    陈伟国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而是拿起身边的遥控器,打开了家里的电视。

    “孩子奶粉快喝完了,记得买呀。”老母亲提醒。

    陈伟国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现在每周就要喝一罐奶粉。一罐奶粉好点的要百八十块,一个月下来就要三四百,都快抵上大多数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陈伟国寻思着,要不要给孩子用奶粉换成米糊?

    他看向自己的老母亲,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算了。

    老母亲还是将这孙子当成宝了,哪怕是让她割块肉她都愿意。

    他要是敢开这个口,只怕老母亲要跟他断绝母子关系。

    当电视调换到体育频道时,突然间,一直安静地喝着牛奶的儿子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

    跟老母亲一样,陈伟国也被儿子的这一反应给吓着了。

    他看着电视机,里面正在直播着2002年韩日世界杯。

    正好是法国队对塞内加尔的揭幕战。

    “宝宝不会想看足球吧?”老母亲打趣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