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娱当导演_第三十六章:后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后期 (第1/3页)

    怀柔影视基地,一间两层楼的房子里,里面坐着三个人。

    陈琛、宁昊和一个戴眼镜的陌生男子。

    “亦然,开始吧,咱们先确定好一小段镜头,然后参考着一步步摸进。”

    后期其实步骤很简单,用胶卷拍摄的电影第一步都需要先冲洗胶片使其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再扫描到磁盘阵列的电脑里,这就是胶转磁,

    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软件剪辑、调色、渲染等等,等这些完成后再重新录音,最后合成重新拷贝成胶卷,也就是磁转胶,然后交给电影院放映。

    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步骤,眼下剪辑室是有六台大屏显示器相连的,所有的素材都会先统一在场次上做好归纳,这也算为什么拍摄前要在摄像机前头摆个场次牌的原因。

    “光线最后再来调整,因为每时每秒都会随着时间变化,需要下很多细功夫,先将所有的镜头连贯起来,选定好素材先。”

    “前期的剪辑可以相对频繁些,比如士兵的动作,走路的步伐,主要抓的是节奏,快速而直接地交代出问题,然后拉开整个故事,决不能显得拖沓,但要注意一個细节,剧里办案的时间是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我们人为地卡住这个时间点!”

    陈琛有条不紊的吩咐着,屠亦然充分做好操刀手的工作,自然没意见,他是前三届北电剪辑系的毕业生,在01年就开始担任剪辑工作了,经验是足够的。

    他来之前就被王瑞告知,这次合作对象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你可以质疑也可以提问,他基本都会回答,但结果却基本不会改变,因为他都会有理有据地将你说服。

    宁昊算是特地来长见识的,同时也学习一些知识,之后按照他说的,或许也会闭关一阵,他自认自己也是北电双骄中的一员,哪里能有让另一骄专美于前的道理呢?

    而在陈琛他们忙碌的同时,邹军也在做着事,寻找合适的音乐制作人其实是很难的事,特别是他的音乐细胞非常一般,是那种唱歌能把山猪都唱哭的人,所以他从不去ktv也几乎不关注音乐界的事。

    但他这几天却把目前各大音乐平台榜单上的歌听了个遍,然后又托人去京城几个音乐公司问问有没有靠谱的制作人,他勾勾叉叉又判定风格,最终真被他想到个合适的音乐人——周杰论。

    这是他出道的第四年,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甚至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作:新亚洲音乐王——极其中二的名字。

    邹军正是听了他去年的专辑《叶惠美》中的《东风破》眼神一下子就亮了,犹记得陈导说过片尾曲要懂中国风的,要现代流行的,这不就是?

    然后又听了他前面两张专辑《jay》和《范特西》,神情是更加欣喜,

    “现代流行、电子乐、摇滚、有杀气、豫剧重编....”

    邹军将陈琛提的要求一个个对应,发现这位音乐小天王的编曲师中有一位就很契合这些元素,又再次将《威廉古堡》、《印第安老斑鸠》、《以父之名》等听了一遍,发现这个叫洪敬尧的是真的厉害。

    虽说电影配乐和音乐编曲应该是两个方向,但陈琛说了,当成是流行歌来改编,于是这不就巧了么,合适!

    赶紧电话联系过去,五分钟后就傻眼了,“原来这么贵的...”

    邹军琢磨后就想着要不要问问周杰论本人呢,毕竟唱片公司报价都是很官方的,但七位数的价格还是远远超过陈琛当初划的20万。

    “算了,这事让陈导决定,钱不够他自然会想办法。”

    陈琛在得知后,心里默算了一会,貌似这个时候的杰论粉丝已经有很多了,当然他并不奢望可以通过一首歌曲做到引流什么的,只要音乐是符合电影的就够了,

    他对于音乐圈了解的也不多,只是入行时间久了,很多领域里优秀的人自然听说过,像歌曲一类更是有简单的涉猎,虽然也只限于听听罢了,但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里的翘楚都是尊重的,毕竟盛名之下很少有虚士!

    那么找周杰论谱曲然后洪敬尧配乐应当是物有所值的,所以当即决定去找自家学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