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九十一章 磨刀霍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磨刀霍霍 (第3/3页)

时哪个队在前,哪个队在后等等。

    一时间,明军上下临战气氛凝重。各哨将作战目标和任务层层传达和分解,使每名士兵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各哨斩首数量是有任务指标的。即便个人斩首最多,但是所在的哨队没有完成任务,那也不能得到奖赏。所以大伙要齐心协力,先完成哨队的斩首任务,然后才能按个人斩获首级数多少得赏。

    这样的规定是尽量避免出现敌军没打败,士兵却去争砍首级的情况发生。

    苏赫巴鲁、莫日根等人一见其他各哨都受领的任务,唯独骑兵们没有任务,不禁急了。他们直接面见杨林,请求给骑哨下达军令。

    杨林对他们主动请战很欣慰,便给他们下了三条任务,一是将城外那些百姓尽量往一处驱赶,避免他们四散奔逃扰乱己方阵势,同时追杀逃跑的敌方军民;二是要在城外巡逻警戒,防止有其他敌人接近而不知道,进而破坏己方整个偷袭计划;三是做为预备队在城外待命,必要时冲入城内支援其他各哨作战。

    苏赫巴鲁等人欣然领命。他们第一次以官兵的身份进行作战,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诚。至于战利品和升官发财倒是不怎么在乎。

    而蒋川和薛凯等人则想通过这次战斗,向杨林表明他们的能力。毕竟在萨尔浒山下那场遭遇战较为短暂,此后就没在杨林身边听调,所以这次是个好机会。

    苏赫巴鲁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就是谁去驱赶百姓,谁去巡逻警戒。毕竟骑兵分为自己和蒋川他们两部分,大家都不想去巡逻警戒。最后没办法,通过抓阄来决定各自的任务。

    薛凯看着蒋川手里的阄,想掐死他的心都有了。这个笨蛋的运气差到家了,竟然抓到了去巡逻警戒的阄。这就等于彻底与这场仗无缘了,也别想在备御大人面前表现了。看看其他各哨领的都是吃肉又喝汤的活儿,单单自己这些人是白忙活一场。

    蒋川和薛凯虽然老大的不满意,但是军令是必须执行的,所以只能带着人马做详细安排去了。

    按照杨林最初的打算,等外城门一破,便命骑兵趁机夺城。而后迅速向纵深发展。但是后来一想城内街巷狭窄,不利于骑兵作战,所以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以说在杨林的指导下,叆阳明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思维绝对是要超出其他明军的。从战前进行缜密侦察,到集体商议作战计划,再进行详细分工和部署,最后又决定如何撤离,可谓是环环相扣、细致严谨。

    用杨林的话讲,打仗只要掌握好《孙子兵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三点,则大胜可期。这位兵圣通篇讲的用兵核心其实就是这三点。

    就好比这次“辽东风暴”行动,天时选的是敌军主力被调离、防御薄弱,甚至根本就没想到官军会深入境内二百里进行突袭,上下麻痹大意;地利则利用密道潜入城内,从高至下、由里往外进行进攻,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人和则是全营官兵士气高昂,分工明确、部属周密,发誓要报富察之仇。

    临近傍晚时分,晚于大队人马两天路程的徐晋,竟然快马加鞭赶了回来。用他的话说要给父亲报仇,不参加这场仗就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

    杨林对徐晋又是心疼又是感动,看着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伙子,答应了他与自己一同潜入密道的请求。

    和徐晋一起来的还有川军队官彭义。自从李丁从镇江堡回来后,他就被杨林派到马进忠的身边听令。

    彭义带来了马进忠的命令,告诉杨林只许胜不许败。否则军法从事。

    此时位于沟谷深处的雅尔古寨上下,哪里会想到有明军来偷袭。在深沉的暮色中依旧灯火通明、炊烟袅袅,一片太平景象。

    而离城十里外的山林中,却潜伏着大队明军官兵,他们已经磨刀霍霍、杀机毕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