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2之踏浪而行_第三章 南边来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南边来的 (第1/3页)

    几分钟后,秦夏走出屋子看到站在雪中的秦汉,慢慢走到他的身边,“你担心我?”

    秦汉没有接话,他确实是担心秦夏,这年头一个外乡的年轻女子在异乡求生是很艰难,也是很危险的。

    再加上刘建同的事情对秦汉来说是永远的痛,也许此刻的他有些过度的保护欲,但好不容易重生回来,好不容易看到秦夏活着,对秦汉来说,这种过度的保护欲至少在此刻也是他无法控制的。

    但他又没法直接把这种保护欲说出来,毕竟是个大男人,总感觉矫情。

    许久后,秦汉才开口道,“大姐,你就信我一次行不行?”

    秦夏看着秦汉的表情突然又伸起手,秦汉见状下意识闭眼缩起脑袋,很快,一只温暖的手抚摸着秦汉的脑袋,“这样吧,我先跟你一起去见见你说的这个郭...什么的。”

    秦汉睁开眼,只见秦夏冲着他微笑,“你告诉我,我该怎么配合你。”

    不自觉的,秦汉也笑了,“我们得先捯饬捯饬自己。”

    重新回到屋子里,秦汉拉出角落的一个箱子,翻出了一套压箱底的西服,这是1981年初跟父亲去沪上的时候靠猛男撒娇换来了,现在倒是帮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换上西服后,秦汉梳了一个中规中矩的三七分“知青头”。

    站在镜子前面照了一会儿,秦汉对自己的形象还是很满意的,放在后世当个小白脸问题不大。

    “哒哒哒。”

    正自恋着,身后传来了秦夏的脚步声。

    转过身看去,合身的西服勾勒出秦夏完美的身材,此时的秦夏,知性中带着隐隐的性感,轻熟中带着淡淡的清纯。

    秦汉不禁感叹,食物链的顶端果然是姐姐。

    有些可惜的是,这是自己的亲姐姐。

    ...

    第二天一早,两人好好收拾了一番自己的形象便出门去寻找郭凤仪。

    长暙君子兰事件是华夏经济发展史上无法忽视的一个经典案例,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民间投机事件。

    事实上,60年代长暙君子兰还被称为毒草,受到世人唾弃,然而1978年,长暙开始出现买卖君子兰的市场。

    经过两年的发展,长暙成为全国最大的君子兰集散地,一时间越来越多长暙人靠着君子兰赚到了钱。

    78年几块钱一盆的君子兰,到81年大多都能卖上几十甚至上百,至于那些品相极佳的,价格就更高了,等到85年,市面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十几万的君子兰。

    不过1981年底,长暙君子兰也开始受环境影响,发展遇到了一段时间的停滞。

    而君子兰后续能继续向上推进,或多或少是跟郭凤仪这个人有点关系的。

    1979年,就是她用180元买了棵二年生的花苗,第一次让君子兰这个东西出现了关于价格的震荡,1982年,又是她推动举办的这场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改变了地方对君子兰的态度。

    再加上包括郭凤仪在内的一批人不断努力,让君子兰得以顺利渡过停滞阶段,开始了持续三年的高歌猛进。

    ...

    红旗街附近的一家茶馆内,郭凤仪正与几位好友喝茶。

    “老郭啊,这次君子兰义展,你有几成的信心。”坐在郭凤仪对面的一名男子关切的问道。

    郭凤仪转了转面前的杯子,“能打招呼的朋友我都已经打过招呼了,不管怎么样,靠着跟熊猫挂钩,总算是通过了地方的审批,这就是一个机会。

    如果这次义展能有一个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