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出生低微伴随一生?秦朝十二金人出世!【求订阅】 (第1/1页)
book chapter list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准奏就变得轻松。 相反,更是无比的凝重。 从此以后。 他们这些亲李派官员,也是真正的,要与世家划清界线了啊! 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他们将要真正面对世家门阀,面对朝堂上一大批世家官员! 一方是拥科举。 一方则是反对科举。 他们包括陛下的身上,将会彻底执行这份意志,并且也将承载着天下寒门学子的期望! 这份压力,让人都有些窒息,令人恐惧! 但是,他们都清楚。 此事木已成舟,势在必行! 自李世民宣布退朝之后,长孙无忌和魏征就率先离开了。 他们是要立刻去张贴皇榜,昭告陛下重开科举之事,必须要快! 就如同方才李世民宣布科举,然后退朝一样,在世家都没反应过来时,就把此事给彻底坐实。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 “陛下,陛下,你这是胡闹,你这是胡闹啊! ” “臣不同意,臣不同意! ” “陛下,科举一事,太过于武断了,如此影响天下走向的大事,必须要好好商议! ”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是以孝廉治理天下,只有前朝开科举,可结局已经看见,不过二世而亡,陛下……可不要受人蒙骗啊陛下! ” “陛下身边已经有了奸臣,居然引导陛下如此决策,该杀该杀! ” …… 当世家官员们反应过来,可以说是瞬间,整个大殿彻底的乱成一锅粥。 离谱! 真的是太离谱了! 谁都想不到,庙堂之上的百官,竟然还有如此狂暴的一面。 眼睛通红! 脸色铁青! 嘴唇发紫! 歇斯底里! 他们疯了,旗帜鲜明的高高举着反对的大旗,在大殿上疯狂叫喊。 可是,没有人回应他们。 李世民、以及亲李派官员早就走了。 裴寂、高士廉这群世家代表人物,此时也都是茫然无措,有些反应不过来。 什么情况? 什么鬼? 开科举! 卧槽,这李世民是不是脑子傻了,他难道不知道前朝是怎么灭亡的吗?难道还真的要步前朝后尘? 他的脑子里……是不是全都是豆腐? 这次消停了十多年,你又开始搅动起来这件事了? 这是自取欺辱!自取灭亡! “高兄怎么看?” 裴寂忍不住问道。 事发突然,此时他的内心也是极为迷茫。 “此次宣布科举,陛下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一刻钟时间,便决定如此大事,长孙无忌等人更是毫无惊讶,显然他们已经做好与我等世家斗争的准备。” “因前朝亡于世家之手,陛下一向对世家投鼠忌器,此时如此决然……定是有所依仗!你我二人,还当不得如何决策。” “我们,恐怕要去找一下五姓七望家主了。” 高士廉眼眸微眯。 自大唐开贞观之之治后,他们这些世家,和五姓七望已经很少走动了。 没那个必要! 而现在…… 科举势大。 非他们某个世家,一家能决策如何去做,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对抗李世民科举决策! 势必要维护好自身利益! “高兄说的是,那我们这就过去! ” 裴寂也深表认同。 和高士廉连忙又拉了几名官员,焦急朝着外面走去。 这件事……真的是搞大发了! 上次五姓七望想借着粮灾,对庙堂没有夺舍成功,反过来李世民竟然想要对世族削藩。 很合理的反击。 但很意外! 因为李世民现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在手头还没空闲就举行科举…… 怎么可能! 世族盘根交错,已经彻底深入天下之中,你李世民,一个马上的皇帝,拿什么斗?! 老老实实当你的皇帝,不好吗? 非要想着摆脱世族,做梦! ……………… 长安城。 某一家酒楼。 “最近长安城开始变得清净,变得太平了啊。” “嗨~可不是嘛,毕竟北方灾民们都能吃饱,就没有那些想闹事的心思。” “哈哈哈,这倒也是!被北方灾民闹了几个月,突然回归以往长安城的生活,反倒是觉得很稀罕。” “对了对了,陛下颁发的神物红薯种子,我听说那些北方灾民,在金吾卫的带领下已经是种植下去了,怎么样怎么样,结果了吗?是真的神物?!” “你太心急了,这才几天啊,在神物的种子,也不可能几天就发芽! ” “好吧,是我心急了,可谁让陛下所说的红薯种子,说是能亩产四千到六千斤,我这……心痒痒啊! ” ………… “卧槽,大事!发生大事了,刚才有人看到皇榜,说是怎么弄大唐,也要效彷前朝开科举了! ” “什么,此事当真?不行,眼见为实,我这就过去看看!” “什么是科举?怎么看你们都很激动啊。” “咦,科举都不知道吗?科举就是可以让咱们大唐的读书人,也拥有一条通道,可以前往朝廷为官啦!当然,这条通道是有对能力的筛选! ” “什么?这这这,假的吧,这怎么可能,读书人也能参加科举,这以前也没发生过啊。” “谁说是胡闹,不信就出去瞧瞧看,现在啊,整个长安城都已经是彻底传开了。” “我的天,真的假的?我记得前朝,就是因为科举没的,咱们这才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就……又要开科举,不会咱们这个时代,也因为科举再次乱起来吧。” “谁知道呢,不过我看皇榜那趋势,陛下是铁了心要举行。” “哈哈哈,不说其他,这真是大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咱们老百姓,也能够当官啦! ” …… 茶楼中。 原本一群人,还在讨论最近关于灾民的事情,但是当科举消息传来,话里内容,全都变了。 科举! 这对百姓的影响,可以说出巨大的。 举孝廉,这种选拔制度,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彻底封死了百姓上升的渠道。 那些世家官员推荐人才,不可能推荐百姓,只会推荐他们自家人。 而现在。 科举开了! 这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道路,最主要的是……天下读书人,抱门有望! 科举的事情。 昨日长孙无忌等人已经在安排了,所以今日陛下宣布之后,各方齐出,此消息在短短两个时辰,传遍大街小巷,哪怕是农田里耕作的农夫,都略有耳闻。 此时听到科举消息,那些长安城的读书人,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读书总算是有用处了,疯狂感谢陛下的隆恩。 而那些原本来参加长安城诗会,准备返航的南方读书人,也因为科举的事情,再次逗留长安城,并且前往书店买书,准备在长安城久居,备考科举。 力求一朝中榜! 不仅他们购买书籍,便是连许多百姓也纷纷跑到书店买书,对他们而言,科举既然有当官的渠道,那就要拼尽全力去争取。 那些当官的,有多大能耐多么威风,他们最清楚不过,也想成为其中一员。 短短时间。 无数人涌入书店,那些长安城原本生意惨澹的书店,突然迎来恐怖的爆发,书店大门都被彻底踏破。 ………… 陇西李氏。 大堂。 陇西李氏虽贵为五姓七望,但家中一向客人不多。 陇西李氏家主喜欢清净,所以一般不是太重要的事情,他都让那些人去分府和负责人商量。 而今日。 门槛却是被踏破! 一位位以往很少往来的世家家主,前来他的家中,便是连五姓七望家主,也都来了。 “荒唐,李家二郎!欺人太甚!科举之事,他也真的敢进行实践! ” “哼,上一次粮灾我们阴了他一把,他想讨回一口气,少年心气如此,实在正常。” “正常?如此愚蠢的决策,他在怎么气火攻心,也不该下啊! ” “可他就是下了,他的皇帝之位,是不是已经当够了?真的想……自己主动翻了这天?!” “李世民一介马上皇帝,搞政治当不得此重任呐。” 一众世家有头有脸的人物,议论纷纷。 此时。 身为东道主的陇西李氏家主,虽没有发言,但眉宇间怒气极盛,心情并不比在场之人好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