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_第十五章 名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名字 (第2/2页)

件对他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有了名字,也有了年龄。

    刘备和李孟羲两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事情的发展对双方来讲都很顺利。

    刘备欲招揽李孟羲,而李孟羲迫切需要抱上刘备的大腿吃上饱饭,两人一拍即合。

    刘备不知该给李孟羲何职,给低了刘备怕怠慢人才,给高了,若把义军全给李孟羲统领,刘备也下不去决心。

    实在是李孟羲太小了,尽管他好像很厉害,但怕他过于幼小的年龄,无法于军中服众。

    思来想去,刘备迟迟拿不定主意,索性,把问题丢给了李孟羲。

    “不知孟羲师从何人?所学为何?若军中任职,孟羲欲任何职?”

    师从好多老师,单单幼儿园老师就有十几个,学过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音乐美术……

    但是,这些不能说。

    李孟羲沉吟片刻,“某师承不便告诉他人;至于所学,天文,地理,数算,包括兵学,医药,诗词歌赋,机关造物等等,所学甚杂。至于军中任职,我倒是无意任职,至少短时间内无意。”

    “奥?”刘备连忙问,“为何?”

    “我曾听闻,读万卷书,尚需行万里路,如此,才能知行合一,方可学为所用。”

    “我虽读过书,却未曾行万里路,实务更是一概不通。”李孟羲有些汗颜,“军中之事,粮草,扎营,观山望水,查勘地形,还有排兵布阵,恰是老师没教我的,我也没学过的。”

    说完,不管刘玄德在作何感想,少年对刘备重施一礼,“孟羲有一不情之请。军中之事,愿玄德公多多教我,不吝赐教!”

    刘备心情变得复杂了,自家军师慧眼如炬能洞察天下大势,却不知兵机。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而已,不知军伍之事好像也很正常。

    也罢。

    “那好。”刘备点了点头。“但我兄弟三人能教你的,我等必不私藏。”

    听到刘备的保证,李孟羲松了口气。

    幸好没有头脑一时发热,去要求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职位。

    军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单粮草一项,就包括运输,调配,规划,监管等方面。

    士兵一日所需口粮多少,骡马一日所需草料又是多少,还有一辆马车的运载力多少,步兵负重的运载力是多少,步兵车辆骑兵移动速度又各是多快,这些,少年很有自知之明,这些他通通不知道。

    若有两只军队交给李孟羲指挥,一只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部队,而敌人也是现代化部队;另一只是东汉末年的义军,敌人也是东汉末年同时代的军队。

    那么李孟羲指挥现代部队作战比指挥古代军队作战更具胜算,为什么?时代带来的割裂产生了巨大的认知鸿沟。

    因为是现代人,尽管李孟羲尽管可能对现代军队了解不是很清楚,但他却知道,现代军队可以依靠铁路公路等便利交通方式运输物资,还有无线电通讯什么的。了解这些只是常识,甚至不需要主动去学习。

    而东汉末年,处处违反前世日积月累下的根深蒂固积的常识。

    前世感冒不会死人,东汉末年感冒很容易死人。若前世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及时改正,比如感冒不吃药自己也会好严重了去诊所就行了,在东汉末年,再像前世那样不把感冒当回事,很容易就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