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千四百年_第12章 秦灭巴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秦灭巴蜀 (第1/2页)

    第12章秦灭巴蜀

    魏襄王忽然问孟子“怎么才能获得和平?”

    孟子说“等到天下统一。”

    魏王问“谁能统一?”

    孟子说“不喜欢杀人的人,能一统天下。”

    他又问“谁愿意让我统一?”

    孟子说“天下所有的人都愿意。你可知道田里的秧苗?七八月间如果大旱,秧苗一定枯槁。可是天际渐布乌云,降下充足大雨,秧苗就青绿一片,生机勃勃。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反抗?”

    魏王国宰相张仪,向魏王魏嗣建议说“魏王国土地还不到一千里,军队不过三十万,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大河的险要,到处都要防备,力量自然分散,边防军分别驻扎楚、韩、齐、赵,四国边界,真正固守防地的,不过十万人而已,魏王国已成为一个战场。各国曾经缔结合纵同盟,组织抗秦阵线,在洹水发誓结为兄弟之邦,看起来隆重盛大,好像真的一样,其实不然,同一父母生的亲兄亲弟,为了争夺财产,互相砍杀。国际之间,重弹苏秦老调,结局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你如果拒绝臣服于秦王国,秦王必然大恼,一旦大军发动攻击,在南方进攻河外,在北部占领卷城原阳县、衍城、酸枣,再袭击卫国,控制阳晋。届时赵国不能南下,魏王国不能北上,世界被拦腰斩断,一分为二。纵既不存,你们从哪里合呢!你的国家想不陷入险境都困难,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虑,拿定主意,让我辞去魏国相位,回秦国去筹划修好。”

    魏王被他说服,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于是张仪回到秦国,再次出任宰相。

    巴、蜀两国管辖地区辽阔,相互争斗,同时向秦王国请求援助。秦王嬴驷打算乘机南下,征服蜀国。一则怕路途险恶,恐怕难以行军。二则又怕韩王国得到消息后,乘虚攻击。犹豫不决,难以下决定。

    司马错支持嬴驷的主张,但张仪提出异议说“我认为不如攻击韩王国。”

    嬴驷问他理由,张仪说“我们的大战略是跟魏王国和楚王国保持亲善,而集中对付韩王国。大军如果深入三川,攻击新城、宜阳,推进到分裂的周王国边境,抢到九鼎,取得地阁和户籍,然后把周王高高架空,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各国谁敢反抗?这是统一中国不可或缺的事业。俗话说,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如今,三川和周王国,就是天下的朝市,大王不去夺取朝市,却涉足蛮族部落间的内斗,距离统一全国的事业,就遥远得很,背道而驰啊。”

    司马错摇了摇头说“国家想要富有,必须先使领土广阔。想要军队精良,必须把人民生活水准提高。想要统一世界,必须不断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利。这三项如果做到,伟大的功业,不召自来。现在,秦王国土地既小,人民又穷,倒不如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累积实力。像蜀国,不过西南地区一个部落,恰恰出现姒履癸、子受辛这种残暴的酋长。我们攻击它,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