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矛盾 (第2/2页)
人都有悬壶济世之心,更何况,这个时候的儒家,虽然还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但,陈忱是受着这样的熏陶长大的,“达则兼济天下。” 若是这雨继续下几天,恐怕这一带的百姓都会遭灾。 “好了,这么大雨,也无法出行,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木云发话,阿生又把陈忱给抱了出去。 陈忱无奈的叹气,他可从来没想过邯郸会发大水,因为他并不清楚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史书记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南浚县决口,造成黄河改道,经濮阳、清风、南乐以及邯郸的大名、馆陶,东北流行天津入海,至战国,魏国、赵国、齐国开始修筑堤防以自卫,向北进入邯郸大名境内,向东北绵延数百里蜿蜒而去,自此,黄河有了相对固定的河道。 所以,这个时候的黄河,是流经邯郸的。 陈忱抬头看了看天空,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阿生哥哥,家里有木头吗?可以做成筏子。” 阿生摇头,“家里的木头都是新木,水不够深,没有用的。” 陈忱无奈,这个时候,如果有皮艇之类的,就好多了吧?不过好在,百姓的屋子还没进水,因为邯郸靠黄河,所以百姓们造屋子的时候普遍造的会高一些。 “阿生哥哥,家里的吃食够吗?” “够的,小弟你放心。”阿生笑着,眼中仍有忧愁。虽然他让陈忱放心,但,他仍旧担心着,毕竟地里是他们一年的收成。 “阿生哥哥,你平日里会去镇里吗?”陈忱问道,来到这个时代,虽然才第3天,但,他还是想要行万里路,不过,这个时候腿脚不方便。 阿生点头,“平日里我打了猎物,都会与阿爹一起去镇上。” “镇上物产丰富吗?” “自然,这里毕竟是赵国的都城。”阿生回答,“物产自然是丰富的。这么大雨,就怕大河决堤。” “阿生哥哥,十五金能买多少东西?”对于金子的购买力,陈忱还不是很清楚。 “很多。”阿生道,“一金就能买许多东西了,小弟想要去镇上吗?” “嗯,可是这么大的雨。” “就是买了东西也拿不回来。” 忽然间,陈忱见到了远处,一个人冒雨骑马过来。是赵政的侍卫,陈忱让他去买猪骨以及猪肝来的。没错,还有马啊!当然,还有牛! “小弟,是那位赵公子的侍卫。”阿生开口,“应该是买了东西回来。” “嗯,阿生哥哥,一会儿我们煮点吃的吧。” “好。” 侍卫见到陈忱,“先生,东西买回来了。” “放到厨房。” “诺。” “阿生哥哥,我们去厨房。” “好。” 到了厨房,陈忱指挥着阿生洗了猪肝与猪骨,猪骨上还带着一些脂肪,陈忱让阿生炼了,炒菜用。 听着陈忱的指挥,厨房里渐渐飘出了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