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预言 (第1/2页)
次日,许仙穿上国子监的统一服装——太学生服,由国子监主簿徐浩安排学业。 当然,徐浩在安排许仙的课程时,也考虑许仙的意愿。 国子监除了由学问高深的名儒统讲四书外,中间还分设五经博士,五经博士给负责讲一门经学,下面还有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小门功课。 与后世的教育系统类似,成为秀才之后,要钻研的学问开始高深,不再是泛泛而谈,而人力有时而穷,无法做到在钻研四书同时再将五经全部精通,所以士子们需要选定自己主修经学和次修经学。 而经学中,又划分为大经、中经和小经,只不过如何划分等级,历代有所不同,大晟国以《礼经》、《春秋》为大经。 许仙毕竟曾是现代人,对礼制不感兴趣,所以主修大经选择《春秋》。 时空出现偏差,他很有必要仔细了解大晟国之前历代都发生过什么事。 当然,最主要的是读史可以明智,许仙不希望自己成为迂腐的老究学,而是能成为经略天下治理一方的实干人才。 本朝太祖就是熟读二十四史,成就开国之雄才大略。 选定了主修《春秋》后,许仙再选择次修《诗经》、《尚书》和《易经》,还有算学。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古代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汇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春秋中秋的历史。正好与主修的《春秋》互补。 《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诗歌能反映当时的社会人文,何尝不是一部历史书? 至于《易经》,纯粹是他本人的兴趣消遣。 算学对他许仙而言,是一门不需要花精力学的学科,凭着他学过的现代数学知识,做个国子监博士绰绰有余。 至于剩下的经学,虽然不再花精力进修,但也不能完全丢下,国子监内每旬日都安排有一定量的课程。 安排后课程,做好登记,国子监主簿就打发许仙自己去找教室听课。 都已经考中秀才,成为士子了,不再是小学童,国子监自然不再手把手负责方方面面。 许仙返回宿舍,按着课程安排,取了《春秋》书籍,然后出门去找讲授《春秋》的学堂。 差不多找了小半个国子监,许仙终于找到他听课的学堂,一个很小的学堂。 原来,许仙毕竟初入国子监,太过高深的课程不能听,只能听直讲授课。 大晟国虽然是比较务实的朝代,但儒家还是以礼制为主,士子们主修的大经十有七八是《礼经》,《春秋》少人问津。 尤其是《春秋》枯燥乏味,通篇陈铺直叙,学了《春秋》后,还得进一步学习历代历史,将自古到现今的朝代历史社稷变迁烂熟于心,学业之繁重,让人望而止步。 所以,许仙在国子监的第一课,同学只有寥寥七八人。 许仙确定没找错教室后,站在门口对正在讲解《春秋》的直讲恭敬地作揖深拜,然后悄悄地进入教室坐下听课。 直讲是一位三十大几